爱美之心人皆有之,化妆品已成为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但你知道吗?化妆品分为特殊化妆品和普通化妆品,两者在管理要求、功效宣称等方面差异显著。今天,我们就来教大家如何准确辨别,守护“美丽安全”。
一、明确定义
根据《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》规定,化妆品是指以涂擦、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,施用于皮肤、毛发、指甲、口唇等人体表面,以清洁、保护、美化、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,其分为以下两类:
(一)特殊化妆品
这类化妆品因功效特殊、风险较高,需实行严格的注册管理。具体包括用于染发、烫发、祛斑美白、防晒、防脱发的化妆品以及宣称新功效的化妆品。比如我们常用的染发剂、防晒霜、美白淡斑精华等,都属于特殊化妆品范畴。
(二)普通化妆品
除特殊化妆品以外的化妆品均为普通化妆品,实行备案管理。像日常使用的保湿乳液、清洁洗面奶、卸妆油、香水、护发素等,都属于此类。
二、认准化妆品的“身份密码”
每款合规化妆品都有专属“身份证号”—注册编号或备案编号,这是区分两者的关键依据,具体规则如下:
(一)特殊化妆品:“国妆特”开头的注册编号
特殊化妆品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审批后,会获得注册编号,格式根据产地不同分为三种:
国产产品:国妆特字+四位年份数+本年度注册产品顺序数,例如“国妆特字2025XXXX”;
进口产品:国妆特进字+四位年份数+本年度注册产品顺序数,例如“国妆特进字2025XXXX”;
中国台湾、香港、澳门地区产品:国妆特制字+四位年份数+本年度注册产品顺序数,例如“国妆特制字2025XXXX”。
(二)普通化妆品:含“妆网备”的备案编号
普通化妆品完成备案后生成备案编号,格式更为细致,需关注产地及境内责任人所在地区:
国产产品: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简称+G妆网备字+四位年份数+本年度行政区域内备案产品顺序数,以北京产产品为例,格式为“京G妆网备字2025XXXXXX”;
进口产品:国妆网备进字(境内责任人所在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简称)+四位年份数+本年度全国备案产品顺序数,例如境内责任人在上海的进口产品,编号为“国妆网备进字(沪)2025XXXXXX”;
中国台湾、香港、澳门地区产品:国妆网备制字(境内责任人所在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简称)+四位年份数+本年度全国备案产品顺序数,例如“国妆网备制字(京)2025XXXXXX”。
三、特殊化妆品的“红线”与“门槛”
特殊化妆品的功效宣称并非随意而为,需严格遵循《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》要求,其核心功效及管理要求如下:
特殊化妆品的功效宣称主要集中在染发、烫发、祛斑美白、防晒、防脱发、新功效这六大类,且每类功效都有明确的释义界定。比如祛斑美白功效不仅包括减轻皮肤色素沉着,也涵盖通过物理遮盖实现的美白效果,但不含调节激素影响的产品;防晒功效需能保护皮肤、口唇免受特定紫外线损伤,婴幼儿防晒产品作用部位仅限皮肤。
这些功效宣称必须经过科学验证,提供充分的依据,并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注册审批后才能标注,未经注册擅自宣称特殊功效均属违法。
四、消费提示:三招练就“火眼金睛”
为避免掉入消费陷阱,消费者在选购化妆品时可通过以下三招辨别:
看功效宣称:若产品宣称染发、烫发、祛斑美白、防晒、防脱发等功效,或标注“新功效”,则应属于特殊化妆品;若仅宣称保湿、清洁、修护、控油等常规功效,一般为普通化妆品。
查产品编号:仔细查看产品包装,特殊化妆品必有“国妆特字”“国妆特进字”或“国妆特制字”开头的注册编号;普通化妆品则为含地区简称和“妆网备”字样的备案编号,无此类编号的产品切勿购买。
验审批信息: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,输入产品名称或编号,可查询产品的注册备案信息,核对其类别、功效宣称是否与实际相符。